2018年7月27日 星期五

為什麼不需要去討論如何進步

2008-2015年,廢物執政黨唯一有正面效益的政策是油電雙漲
台灣如果要進步,那麼最好的政策我想是廢除最低薪資
所以如果我去選總統,我一定選不上,這種政策
妙的是,油電雙漲變成馬英九任內常被批評的政策
這就可以證實我的看法:
在人類社會裡,民主制度從來沒有發揮選賢與能的功能
如果賢能者就能當選,那麼2008年歐巴馬當選的可能性就變成是0%
2016川普差一點就沒當選,因為如果是比普選票的話就變成是柯林頓贏
川普是靠美國的選舉制度才能贏到的,結果現在這2年都快讓美國Great again了
大多數的知識分子,沒有能力去辨明是非黑白跟對錯
所以就算真的哪個人提出什麼好的意見,基本上都不會被採納
因為多數人愚蠢,少數人聰明
民主制度之所以屌打獨裁專制,來自於民主制度之下,政治人物的權力越低
在古典的經濟學時代裡,亞當.史密斯他們認為政府施力越多,政府的營運效力就越差
所以20世紀的美國新主流凱因斯學派的思想,就只能被批評是無用的學問

一般人是看不到有人去提什麼對國家有助益的政策,反正賢能者通常選不上
幹嘛去提什麼治國之策,去支持川普就好了

歷史可以提出來參考,商鞅是去找秦孝公討論,不是去跟民眾或貴族討論的
張良是去跟劉邦提意見,不是去跟民眾提意見的
郭嘉是跟曹操提意見,不是去跟民眾提意見的
現代就是Steven Jobs去當CEO,艾森豪去當將領
艾森豪在2次大戰的時候,從來沒有去向民眾解說他的戰略布局
去跟民眾講,民眾也不想聽
想想看如果台灣有候選人提出廢除最低薪資,他會不會當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