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台海政局博弈早已不利於台灣

一般人都會認為商人很現實
那麼想想看美國跟歐洲一堆的商業集團
賺錢能力屌打台灣企業的很多
那麼不在台灣投資設廠本身就是商業考量
因為台灣有政治風險
就以一般常識性來說(軍事專業先不看的話)
假如共軍攻台,一般人會認為台灣會遭受打擊
在台灣投資的工廠可能被破壞
可是不論2岸之間怎麼打
都不會有人認為中國華中、華北地區會被戰火影響
如果1間大型工廠在戰時被坦克或火砲打中,損失可能是100E或1000E以上的
這樣如果你手頭上有錢會投資台灣嗎?

所以台灣的情況其實跟以色列很像
不論以色列政局多穩定
大型的工廠投資計畫都非常難選定以色列
所以就像張忠謀說的那樣『台灣從來就不是核心 何來邊緣化的問題?』
台灣人不明白的,其實就是政治永遠都是商業上的重要考量之1

題外話,以色列本身不產石油
可是以色列的國民所得比4周圍的產油國高
靠的絕對不是有大量大型工廠
而是強大的軍事力量
如果以色列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那它20世紀的時候就被周圍的阿拉伯國家打爆了
國民所得就會降得比4周圍的產油國還低
如果要台灣借鑒的話
就是要抱緊美國的大腿
然後自己蓋一堆的兵工廠
讓多數商人認為台灣的武裝力量能抵抗他國的入侵
才能真正有效吸引外商的投資

那如果台灣被統1呢?那就不用投資台灣啦
台灣又不是主要市場,又不是交通要地不是戰略要地
中國中央政府為了有效統治一定高壓統治(就像古代的帝國對邊疆地區的統治那樣)
沒有學術自由
為了能長期有效奴役,大學能廢掉的就廢掉(剛好正當的藉口還很多耶)
假的清大交大就叫他們回歸
台大這些剩下來的學校就給它們少少的經費就好
如果統1真的那麼好,那當年愛爾蘭幹嘛要獨立?當大英國協的邊疆地區不好嗎?
如果統1真的那麼好,那就全世界都統1成1個國家就好了嘛
幹嘛分成200個以上的國家呢?

沒有留言: